一、项目编号:CZG42025072
二、项目名称:贵池区殷汇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三、中标信息
供应商名称: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安徽永祥房地产土地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桐城南路363号(联合体成员: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恒泰家和园12幢303室)
中标金额:4390000.00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服务类 |
名称:殷汇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服务范围:根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57 号)等文件要求,开展殷汇镇全域17个村庄全域土和殷汇镇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 服务要求:1.实施方案编制:(1)农用地整治:在严格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的前提下,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统筹实施农用地集中连 片整治、质量提升和生态化改造,将山上耕地逐步调整到山下、果树苗木逐步上 山上坡,将河道湖泊内的不稳定利用耕地逐步调出,实现布局优化。①优化农用地布局:针对耕地布局零星、破碎、散乱、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耕种等情形,聚焦田块合并、零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等建设内容,开展小田并大田改造,推动农田优质、集中、连片,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情形,在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通过异地置换方式,引导园林地上坡、耕地下坡,优化耕地、林地等布局;通过综合整治,逐步调出河道湖泊内的不稳定利用耕地,推动农业生产空间布局更加符合自然地理格局和农业生产规律。②提升耕地质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等工作,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中不断提升耕地质量。针对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配套不完善,农机作业条件差以及农田水土流失等问题,采取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输配电等工程配套措施,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机作业条件,提升水土保持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针对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土壤改良、障碍土层消除、土壤培肥、间作轮耕等方式,提升农田地力,推动低产田变高产田。③实施农田生态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应综合考虑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对于灌排沟渠,宜采用生态化护坡等措施;对于田间道路,因地制宜采用泥结石、砂石等材料。(2)特色整治:为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作用,挖掘农耕文明元素和乡村民居特色,保护历史文化与乡愁乡韵,结合优势资源禀赋,强化乡村产业建设导入,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促进乡村产业振兴。①赓续农耕文明:通过保护农耕文化遗产、加强风貌管控等多方面措施,推动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注重挖掘农耕文明元素和乡村民居特色,保护体现村庄特色的田园风光,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②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统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修复、文化旅游建设等空间布局关系,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明确的保护要求,避免村庄土地平整、机械耕作和产业设施建设等行为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环境。③注重产业导入:从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乡村优势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①投资估算:按照项目区内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整治工程、拆迁安置成本、运营维护成本、财务成本等预期发生的费用进行投资估算。说明项目投资估算的依据、方法、标准等,编制投资估算表,估算标准按各行业既有规定执行。②资金筹措:说明资金筹措的原则,明确项目资金来源、路径、金额等,分类说明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区分上级转移支付及本级投入)、政策性金融、专项债券投入、社会资本引入等情况。③项目融资及债务清偿能力分析:需要融资的项目开展融资及债务清偿能力分析。分析是否引发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情况。④资金平衡分析:界定项目期限、投资回报期限等进行财务估算,说明项目预期产出,明确项 目预期收益的来源和路径,包括导入现代农业产业经营、村镇产业园区开发经营、乡村文化旅游、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交易、补充耕地指标调剂交易、土地流转、粮食增产、乡村存量资产盘活、特许经营权、生态补偿资金等收入。说明项目支出的内容,包括建设投资、工程成本、运营维护费用、经营成本、财务成本等。开展财务估算和效益分析,编制资金平衡分析表。简要说明资金风险评估,压实项目成本等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2.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方案:(1)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必要性:对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包括集中连片程度提高、零星图斑减少、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生态改善等。(2)拟调出、调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情况:说明拟调出、调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的图斑数量、面积、质量等别、地类、权属、分布、坡度和粮食等农作物种植利用等情况。(3)永久基本农田调整预期成效:比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前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集中连片程度等的变化情况,分析调整的预期成效。3.建设用地整理:①优化建设用地布局: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对零星、破碎、插花的建设用地地块实施统一整治,通过复垦、归并等措施,对建设用地进行空间位置调整、地块整合,形成集中连片的建设用地,促进集约利用。通过整治释放农村建设用地潜力,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助推城乡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加速城乡融合发展。②开展村庄建设用地整理:村庄建设用地整理主要涉及旧村改造更新、集聚发展建设等类型。在确保县域村庄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允许优化村庄用地结构和布局。③推进废弃工业用地复垦利用: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统筹推进废弃工业用地复垦利用。对纳入整治区域内责任人灭失的历史遗留废弃工业用地,开展地形地貌、土壤质量、水文地质条件、植被覆盖等调查和复垦潜力评估,综合分析其区位条件、损毁程度、周边水土资源禀赋和权属性质,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的原则,整治后产生的新增耕地、建设用地和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统筹使用。④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对于整治区域内的城镇低效用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明确 整治和再开发的目标、任务、时序、空间布局。围绕解决存量建设用地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问题,对整治区域内认定的低效用地地块,通过规划引领、土地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等措施,在城乡融合发展等区域,整治盘活低效用地,推动各类低效用地再开发。4.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权属现状:说明项目整治区内各类权属的现状情况,包括各类型权属的面积、土地类型 等,并说明土地权属界定是否清晰无争议。(2)土地权属调整可行性分析:说明整治区域涉及土地权属调整情况。说明需调整的权属类型、调整规模、位置、具体宗地及相关权利人等情况,分析调整可行性。权属类型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3)土地权属调整原则和依据:阐述权属调整原则和依据。(4)土地权属调整内容:说明权属调整领导小组成立情况,领导小组的组成,领导小组承担的工作等。说明对土地权属现状的调查。内容包括权利人或实际使用人及类型、权利性质及来源、位置、面积、用途、使用期限、共有情况等基本权属状况。权属是否存在争议,争议的解决情况。调查土地权属调整意愿,包括对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整意愿调查和土地使用权或承包经营权权属调整调查等。说明土地权属调整主体组织项目区内各方参与权属调整所达成的协议。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类型、调整范围、调整方法和时间安排。项目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或村委会,将项目区内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属意愿调查结果、权属调整原则等进行公告,公告的形式、时间,如有异议的异议处理情况,有批准权的人民政 |
文章推荐:
西安市蓝田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本级)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2025年环卫基础设施提升)中标(成交)结果公告